大关:监督护航“云海经济”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清晨,大关县靖安镇杉木林中的云海如期铺展,翻涌的白色海洋与初升的朝阳交相辉映,游客们的惊叹声在高山峡谷间久久回荡。这片由云海、日出、晚霞、雪景及漫山杜鹃组成的秘境,如今正成为大关县文旅产业发展的“黄金名片”。
近年来,大关县依托杉木林、黄连河、山海洞等独特旅游资源,深入推进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让文旅产业成为驱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准监督的保驾护航。大关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构建“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聚焦文旅产业发展中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坚决查处履职不到位、作风漂浮、成效不明显、“靠旅吃旅”等行为,以精准有效的监督为文旅项目注入“廉动力”,护航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项目施工进度如何?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怎么搭建?”在杉木林农文旅融合项目施工现场,纪检监察干部的提问直击关键。“一期项目8月启动后,我们严抓质量与进度关,目前10栋民宿已完成楼板浇筑,19栋正在推进基础施工,11月上旬可完成所有基础工程。”现场负责人回应道。此刻的施工基地内,机器轰鸣作响,工人们忙着搬运建材、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针对项目领域易滋生腐败这一问题,县纪委监委通过查阅台账、列席会议、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对项目审批、资金使用、工程招标、建设质量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层层压实责任,筑牢项目廉洁防线。
“我们聚焦政策落实、项目推进、干部作风等方面制定监督清单,明确监督方向,对发现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启动初期,监督检查组发现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存在滞后风险,随即下发提示函,督促主管部门提前谋划,确保停车场、卫生间、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面对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县纪委监委督促财政、文旅等部门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文旅产业发展资金等资源,形成了一期投入5000万元、三期总投资4.1亿元的融合项目。为保障资金安全,县纪委监委紧盯资金管理、划拨、使用等环节,综合运用“派驻监督+专项监督”模式,实现全过程、跟进式监督,对截留挪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等行为坚持“零容忍”,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安全是文旅发展的底线。针对杉木林海拔高、道路湿滑、云雾大、冬季极易结冰等情况,县纪委监委督促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重点排查栈道、护栏、运输等安全隐患,及时补齐安全设施短板。同时,推动文旅等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在道路结冰等不具备通行条件的情况下及时发布通知,筑牢游客安全防线。
此外,县纪委监委还紧盯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开展监督,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通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投放垃圾桶、游步道采用架空设计等方式减少对山地植被的破坏,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王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