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情况

彝良:监督发力解民忧 让群众用上“舒心水”

“过去三天两头停水,洗衣做饭都得囤水,现在随时都有干净水用,心里别提多踏实了!”走进彝良县龙安镇龙安社区观音组,村民李大姐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淌。

这份民生“幸福感”,源于彝良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精准监督推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整改的实际成效。

此前,彝良县龙安镇龙安社区观音、毛稗、水口、大湾4个村民小组,因水源点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水量逐年变小,导致自来水供应不足、水压不稳定,成为困扰253户1068名群众的“堵心事儿”,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群众诉求就是监督方向。彝良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定位,督促县水务局会同龙安镇政府深入现场进行调研,研究解决方案。在监督推动下,4个村民小组的饮水问题被纳入龙安集镇供水工程体系,通过新增水管7600米,安装计量设施167块,有效解决了群众用水难题。

农村饮水安全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今年以来,彝良县纪委监委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推动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切口,纳入重点监督清单,紧盯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实施、供水能力不足、管道年久失修、老化漏水等关键环节,强化“室组地”协同联动机制,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监督,全面掌握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关注焦点。针对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化管理、“清单式”交办,当场能整改的督促立行立改,复杂问题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全过程跟踪问效,确保整改不打折扣。

海子镇花园村安置点也曾面临类似困境。由于主蓄水池到户自来水管道老化严重,存在漏水问题,导致安置点31户129名群众生活用水面临困难。县纪委监委随即督促属地党委、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积极筹措资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花园村安置点所有老化管道全部更换完毕,农户们饮水得到了保障。

此外,县纪委监委还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访举报、政治巡察等平台,广泛收集群众关于饮水安全方面的诉求和问题线索,深挖供水领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微腐败”问题,坚持严查快办、从严问责,筑牢农村饮水安全防线。

“小水滴关乎大民生,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我们的监督大事。”彝良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忠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