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情况

鲁甸:跟进监督串起葡萄“致富链”

金秋时节,鲁甸县小寨镇小寨村丫巴地村民小组的葡萄基地里,深紫色的夏黑葡萄饱满缀枝,农户穿梭林间忙着采摘、分拣、包装,清新的果香裹着丰收的笑意,在田间地头漫开来。

“过去零散种、自己卖,累不说还赚不到钱。”小寨村富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前来了解产业发展情况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今年的葡萄品相好、甜度高,靠电商平台天天订单不断,根本不愁销路。”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增收”的蜕变,不仅源于村集体合作社的统一运营,更离不开县纪委监委为特色产业注入的“监督动能”。

为守护好村集体“钱袋子”,小寨镇纪委率先推动合作社建立“阳光财务”制度,每月将土地流转金、农资采购费、销售回款等明细张贴在村委会公示栏。“以前总担心合作社账目不清,现在每一分钱花在哪都明明白白,我们入社更放心了。”村民王大哥指着公示栏里的账目表说道,语气里满是认可。

监督不止于财务。该县纪委监委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全流程,针对村集体经济资金使用不规范、技术指导“断档”、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组建“室组地”联动监督专班,采取“蹲点调研+随机抽查+群众走访”模式开展跟进监督,发现并督促相关部门限时整改问题12个;推动农技部门开展“滴灌式”技术培训8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同时,督促农业部门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助力葡萄日订单峰值突破300单。

今年,小寨村葡萄基地首年规模化经营便迎来“开门红”,预计产值超30万元,直接带动56户村民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双重增收。“监督不是‘挑刺’,而是帮产业‘把脉问诊’。”鲁甸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将该村200亩新增土地流转及农旅融合项目纳入重点监督清单,以常态化“硬监督”优化营商“软环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鲁甸县纪委监委正持续深化“全链条嵌入式监督”机制,将监督“探头”架在特色产业一线,以铁的纪律护航葡萄、樱桃、花椒等特色产业发展,让小小果实串起更长更稳的“致富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褚丽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