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情况

盐津县开展点题监督 停工桥梁变身“幸福桥”

“盼了这么多年,桥终于修好了。”站在修好的大桥上,盐津县滩头乡的村民陈秀俊难掩喜悦。这座曾因资金问题停工一年有余的桥梁,在纪检监察机关“点题整治”推动下复工建成,如今已成为连接民心、畅通发展的“幸福桥”。

  据了解,滩头乡毛畔林桥梁项目原计划打通毛坝片区133户645名群众出行通道,但桥墩建成后因承建方资金链断裂陷入停滞,导致群众需绕行4公里山路,农产品外运困难,安全隐患突出。今年3月,滩头乡纪委在开展“点题监督”走访时,精准捕捉到群众反映强烈的这一问题,随即将其列为重点监督事项并上报县纪委监委。

  盐津县纪委监委迅速启动“群众点题、纪委监督、部门答题”工作机制,将该项目纳入县级“点题整治”清单,实施县乡两级纪委联动监督。县纪委监委向县交运局发出督办提示,要求限期破解资金瓶颈、推动项目复工;滩头乡纪委则通过“节点对账”与实地走访结合的方式,对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全流程跟踪监督。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精准监督和持续推动下,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管理等措施攻坚克难,经过3个月加紧建设,该大桥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为当地群众出行从绕行4公里山路缩短至几分钟,黄桃、葡萄、玉米等农特产品外运效率提升约40%,每年可为村民节约运输成本20余万元,有效激活了乡村产业发展动能。

  “点题整治,关键在解题,目的在惠民。”盐津县纪委监委将继续深化“群众点题、纪委监督、部门答题”工作机制,推动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回应群众期盼,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据悉,该机制通过畅通群众“点题”渠道、精准嵌入监督推动部门“答题”,已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成效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成为盐津县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抓手,切实将监督效能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袁俊  周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