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纪委监委出台“十条措施”—— 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工作
“以前觉得申请公租房很困难,现在申请全程公开透明,我终于在这座城市有了自己温暖的家!”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领到公租房钥匙的张大哥激动地说。
此前,镇雄县纪委监委在查办住建系统相关腐败案件后,针对案件背后暴露出的物业管理不规范、违规占用公租房等突出问题迅速开展全面起底排查,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向主管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建立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公租房申请、审核、分配机制,梳理物业管理、公租房分配全流程的廉政风险点,着力堵塞监管漏洞,推动完善物业管理制度11项、清退不符合申领条件的公租房393套,并将这些房源精准分配给像张大哥这样真正有需求的务工人员,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从个案整改到系统治理,镇雄县纪委监委取得的一系列工作成效正是昭通市纪委监委推进以案促改促治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切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昭通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重点案件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十条措施”,并配套思维导图、制度清单,推动以案促改促治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
在以案促改促治工作中,查案是基础、剖析是关键、防治是根本。“十条措施”的核心逻辑在于将案件查办的“火力点”精准延伸至源头治理的“主阵地”。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设计,确保每一个典型案件的查办过程都同步成为剖析问题根源、堵塞制度漏洞、净化政治生态的过程。
“‘十条措施’正是将这一逻辑具象化的体现,其中涵盖目标任务设定、办案质效提升等十个关键环节,将源头治理贯穿案件全周期。承办部门在初步核查阶段就要同步制定促改方案,在办案过程中同步深挖制度漏洞,真正实现‘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治理’的闭环管理。”昭通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自“十条措施”实施以来,昭通市纪委监委已将全市200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点案件纳入促改促治“项目库”,同步建立了动态管理台账,明确整改目标、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具体措施。通过督促承办部门细化措施、压实各方责任、实行三级调度推进,精准剖析案件背后暴露出的深层次“病因”,提实整改建议、促进完善制度,推动“当下改”与“长久立”有机结合,集中力量开展系统性整治,着力从源头防止腐败滋生蔓延。
“十条措施”的深入实施,为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重点案件的深度剖析和整改落实,推动解决了一批案件背后的顽瘴痼疾,相关单位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运行机制更趋规范,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明显提升,切实把办案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当地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吴庆钧 王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