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下沉监督打通乡村驾考“最后一公里”
晨光刚漫过彝良的山坳,两河镇的王大姐已站在临时考点前,手里攥着刚填好的报名表。“以前考个摩托车驾驶证,需要提前一天搭客车进城,还要住一晚旅馆,来回得折腾两天。”她望着不远处正在调试设备的民警说道:“现在考场设在两河镇人民政府内,就在我们家门口,特别方便。”
此前,彝良县纪委监委在开展下沉走访时,有群众反映“摩托车检测难、驾考路途远、培训不方便”的问题。
群众的诉求,就是监督的方向。县纪委监委带着群众反映的问题,主动对接交管部门。一方面,以群众反映的诉求为依据,将山区群众考证难的普遍性问题摆上台面;另一方面,结合农村地区无证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案例,深入剖析背后潜藏的交通安全隐患。通过面对面沟通、点对点督促,推动交管部门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在彝良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县公安局交管大队迅速启动了“送检下乡、送考下乡、送培下乡”便民服务行动,通过官方平台提前发布月度服务预告,群众只要打开手机,就能知道服务时间、地点和流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交管服务。
很快,“流动车管所”开进了乡村院坝,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带着设备现场为群众提供摩托车现场检验、手续办理等“一站式”服务;驾培教练把课堂搬到了群众身边,既讲理论又带实操,反复强化安全驾驶技能和交通法规教育。考试现场更是热闹极了,交管大队民警还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并发放交通安全手册,在严格规范考试程序的前提下,村民们有序排队参考。
“政策落地不能‘一阵风’,得靠监督盯紧每一步。”为确保驾考服务常态长效,县纪委监委紧盯驾考每一个环节,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打出了“全链条监督”组合拳,形成了“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跟进落实”的闭环机制。通过压实交管部门主体责任,督促其核查服务清单及工作方案,确保服务范围涵盖全县各乡镇(街道),严查车检及考试现场各项流程是否规范,推动“为民办事”落到实处,打通农村驾考“最后一公里”。
监督的“力度”,最终变成了民生的“温度”。“你们送考下乡,省了我们的时间和开销,真是太贴心了!”村民们的夸赞,是对监督工作的最好认可。
截至目前,彝良县已开展驾考下乡服务51场,惠及群众1100余人次,办理摩托车检验业务420余笔,组织考试92人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600余人次。(叶钰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