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闻“汛”监督 筑牢汛期“安全堤”
“值班值守情况怎么样,预警与响应如何衔接,是否有应急预案?”近日,大关县纪委监委防汛专项督查组深入县防汛指挥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今年入汛以来,大关县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导致部分农田被淹、房屋受损、道路被破坏。当前正值“七下八上”主汛关键期,雨情超常,极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威胁。
汛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关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闻“汛”而动,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深入全县10个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汛期防控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和纪律作风,紧盯汛情监测、隐患排查、防汛演练、物资储备等重点环节靠前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压实责任、落实措施,确保防汛备汛工作万无一失。
“我们已组织县、乡两级干部近2000人次下沉一线,直插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等高风险区域,现场排查,确保出现险情第一时间转移群众。”县防汛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确保防汛物资准备充分,县纪委监委强化对民政、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其备齐粮油、棉被、帐篷等应急物资,确保一有需求随时可调用。
为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县纪委监委通过压实镇村属地责任,推动充分发挥乡村应急大喇叭贴近群众、传播及时、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对全县105个村(社区)应急大喇叭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对无法使用的及时更换,并通过大喇叭实时播报汛情提示及避险安全知识。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全县8座水库和26座水电站安全度汛责任,全力排查风险隐患,及时整改消除,确保水利设施安全运行。
为确保压力传导到位,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镇村监督“前哨”优势,通过构建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联动监督链条,紧盯在防汛工作中责任落实、物资管理、资金流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防滞留、截留、贪污、挤占以及虚报冒领等问题发生,以铁的纪律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此外,县纪委监委还督促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挂联单位,通过走访入户、院坝会、群众会等方式,向党员干部群众传达防汛工作纪律要求、防汛防灾知识以及自救互救技能,并推动组织开展有针对性演练,提升干部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王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