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监督护航生态石蛙从山涧跃向市场
“石蛙生长状况如何?销售渠道是否畅通?”近日,永善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访了青胜乡民胜村石蛙生态养殖基地。基地内,数十个养殖棚依序排开,引自山涧的泉水在池内汩汩流淌。池中,石蛙三五成群,或静伏休憩,或隐于石缝。掀开石板,一只只褐背黑斑的石蛙迅速跃出,在阳光照耀下生机勃勃。
“我们引入纯天然山泉水进行全天候活水养殖,并对蝌蚪到成蛙的全生长周期实施精细化分区管理,目前石蛙长势喜人,首批产品预计年底即可上市。市场均价约180元/斤。公司有专门的销售渠道,产品销路有保障。”基地负责人信心满满地介绍道。
这一生态养殖项目,是永善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成果之一。永善县山涧溪水石蛙生态养殖公司落户青胜乡民胜村后,采取“基地(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村级示范户+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项目构建“有机葵瓜种植+生态石蛙养殖”的立体种养结合体系,形成“蔬菜养虫、虫喂石蛙、蛙供餐桌”的绿色产业链闭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柱。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护航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政治监督重点。紧盯石蛙、方竹等本地特色产业,着力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疏通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县纪委监委依托片区协作、“室组”联动机制,整合力量,将监督“探头”精准嵌入石蛙产业的前期建设、生产管理、市场销售、收益分配等全链条。通过深入养殖基地,与养殖户面对面交流,重点核查惠农政策落地实效,精准摸排产业发展在政策支持、技术服务、市场拓展等环节的实际困难,及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石蛙产业清障护航。
“黄粉虫车间由公司设计、提供材料并负责安装,我们示范户只需专注后续养殖环节。蛙苗和技术支持也到位了!现在周边不少农户跟着干,大家对石蛙产业的前景很有信心。”谈及发展,示范户张大哥向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道出了心声。
同时,县纪委监委综合运用“听、谈、察、看”等方式,动态掌握项目推进、技术保障、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坚持靠前监督、精准发力,严肃查纠产业发展中政策执行打折扣、干部履职不尽责、部门协作不畅等“中梗阻”问题,坚决清除妨碍乡村振兴的“绊脚石”。目前,该项目累计投资400余万元,建成蝌蚪池300个、幼蛙池35个,投放蝌蚪苗20万尾、种蛙2万只,盘活闲置土地23亩,带动周边4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更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阻碍产业发展的各类突出问题“零容忍”,以有力监督执纪推动特色产业茁壮生长、健康发展。 (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