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组织建设

镇雄:推进派驻机构集中办公 激活监督新动能

为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要求,持续织密织牢基层监督网,镇雄县纪委监委坚持“一盘棋”统筹、“超常规”推进,通过整合资源、细化责任、健全机制,推进派驻机构集中办公,充分释放改革成效,助力派驻监督从“有形覆盖”向“高效覆盖”转变。

“对于匿名举报线索一定要详细登记相关时间、渠道等信息,这样后续线索追踪时才能还原完整举报路径,提高线索研判效率。”“这部分的表述不够准确,还要再斟酌一下。”在该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机构集中办公区里,讲解声、问答声、翻阅资料声交织在一起,一片忙碌景象。

在集中办公机制下,该县纪委监委理顺集中办公体系,实行人、财、物管理“三统一”,将所有派驻机构统一集中至指定地点办公,由委机关统一调配,统筹用于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等工作,并在信息沟通、会商联动、优势互补等方面下功夫,制定派驻机构监督清单,推动派驻干部照单履职、规范用权,着力破解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远、管理少、统筹弱”的难题,推动派驻机构队伍集结、效能集约。

在此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破解制约监督的实践难题,推行和完善片区协作工作机制。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协作的原则研究制定《镇雄县纪委监委“组团式”片区协作工作机制》,将15个纪检监察室、17个派驻纪检监察组、30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划分为3个协作片区,分设监督检查组和审查调查组,分别统筹开展“组织交叉”“片区交叉”监督和协作办案,片区内室主任与纪检监察组长互相“补位”“补台”,实现力量互补,有效破除基层人情干扰和隶属关系壁垒。

“没有集中办公以前,派驻纪检监察组在驻在单位各自为战,监督力量难以统筹,现在集中办公不仅解决了人手问题,提升了监督执纪质效,大家的凝聚力也更强了,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的转变。”这是推进派驻纪检监察组集中办公后大家的共同感受。

为持续优化派驻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正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该县纪委监委深入实施督查检查“正航”行动,量身定制履职清单,分年度制定督查检查事项“指南”,合理划分监督范围、明确监督重点、规范监督流程,实现监督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同步建立“周调度、月提醒、季通报、年轧账”机制,督促派驻机构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凸显“派”的权威、提升“驻”的效能、发挥“集”的效应。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研究制定《镇雄县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工作指引(试行)》《镇雄县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工作程序规范(试行)》,制作“口袋书”发放学习,研发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综合办案平台,对问题线索分流、线索研判处置、立案审查调查、案件复盘复查以及措施使用等程序实行线上管理,以科技赋能实现全过程留痕、全周期管控,缩短案件查办周期,规范办案流程,提升案件整体质量和水平。

“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我们依托综合办案平台,充分发挥‘室’牵头抓总、‘组’充实力量、‘乡镇纪委’配合协助的优势,变‘单一动能’为‘双轮驱动’,对存量线索实行简案快办、难案精办,监督效能大幅提升。”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结合当前重点工作“点题监督”,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管理等重点工作,统筹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驻在单位重点工作、廉政风险等,通过参加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会议、述责述廉、民主生活会及“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会议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监督,对各类问题整改、监察建议书整改落实等情况开展“验证式”监督。

据悉,2024年以来,派驻机构累计处置问题线索279件,立案69人,处分62人,全面消除“零立案”。推动建章立制154项,行业部门自查整改问题689个,办理民生实事460余件,切实让人民群众从一件件“天大的小事”中引发对正风反腐的强烈共鸣。(游茜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