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监督护航甜蜜产业 绘就乡村致富画卷
盛夏时节,走进翠华镇金海村的千亩桃园里,黄桃、油桃、水蜜桃等各种桃子沉甸甸缀满枝头,粉红、艳红、金黄的桃子弥漫着醉人的果香。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装、搬运,整个桃园唱响着甜蜜的“交响曲”。
“我们的桃子皮薄,果肉丰厚,果型好甜度高,纤维含量低,果香浓郁,很受市场欢迎,每到县城夜市销售时,很快就被抢售一空。”张大姐一边对前来了解情况的纪检监察干部激动地说道,一边熟练地在树上采摘桃子。
大关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桃子种植的天然优势。翠华镇金海村种植各类桃子1500余亩,年产量300余吨,带动全村28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金海桃以其果肉细腻、汁水充沛、色泽鲜艳、甜度高等特点而闻名。小小桃子,已经成为金海村富民强村的“金名片”。
为切实守好群众增收致富“黄金果”,大关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深入开展“嵌入式”监督,结合片区协作工作机制,紧盯桃子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技术指导、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跟进监督,全力打通桃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
此前,县纪委监委在该村开展走访时了解到,部分果农因为没有种植经验,又缺乏专业技术指导,担心出现挂果率低、果型差、果肉品质不高等问题影响销售。工作人员立即将该问题向县农业农村局和镇党委进行“双反馈”,督促职能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开展技术指导,推动桃子优果率大幅上升。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将护航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监督的重点内容,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模式,聚焦特色产业项目实施、资金发放、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全链条监督,有力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绿色种植理念,采用物理、生物防治等技术,通过人工疏果,适时套袋保护果实免受虫鸟侵扰,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并精准把控采摘时间,确保桃子以最美的‘姿态’走向消费者,现在,每年一上市都供不应求。”金海村村集体经济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构建“监督+服务”模式,针对部门农户反映销售渠道窄等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联系“竹香大关”“李子哥”等网络直播平台并联系本地和外
地经销商及零售商等方式,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同时,积极融入文旅康养理念,以“水果采摘”消费模式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着力破解销售“瓶颈”,为果农纾困解难。
“从枝头到舌尖,从生产到市场,我们坚持特色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为全县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注入‘廉动力’,以产业旺助乡村兴,不断绘就乡村致富美景。”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王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