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情况

昭通市昭阳区纪委监委开展联动监督—— 还利济河水清岸绿

6月的昭通市昭阳区利济河畔,杨柳叠翠、绿草如茵、流水潺潺,成为群众晨跑健身、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但不久前,有群众通过网络发布了一条 “利济河被生活污水污染”的信息,引起了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注意。

“经现场核查,群众反映的情况属实。但问题根治需要多部门与属地协同联动,我们第一时间便联系了纪检组。”据昭通市生态环境局昭阳分局污染防治股股长介绍,此次网络举报的污染源位于昭阳区北闸街道红路馨居利济河38号雨水口。经排查发现,该处存在雨污管网混接、污水管网堵塞和部分群众私自堵塞管网取水的情况,每逢大雨,污水便倒灌进入雨水管网,最终直排入河。要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必须凝聚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及属地街道的合力,协同推进整改。

接到生态环境部门的反馈后,昭阳区纪委监委驻区水务局纪检监察组运用“室组地”联合监督机制,召集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昭阳分局、区综合执法局和北闸街道相关负责人赶赴现场察看情况,同步制定监督推进工作方案。方案明确,由市生态环境局昭阳分局负责水质检测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实施治理工程,解决雨污混流、管网堵塞问题;区综合执法局负责整治私自堵塞管网截流、排污问题;北闸街道负责群众协调及施工保障;区纪委监委驻区水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综合执法局纪检监察组和北闸街道纪工委联合监督,推动整改。

“该片区群众反映的问题较多,要整改的项目较多,但专项资金较少,因此我们因地制宜采取了‘两步走’的方式,历时两个月终于解决了该污染问题。”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科工作人员介绍,按照治理方案及要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对污水管网进行了疏通,建立了临时污水收集管网,暂时解决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同时,在38号雨水口建设了溢流井,正常流量下,污水通过排污管流入污水处理厂,如若遭遇暴雨等极端天气,溢流井启动溢流机制,将多余的雨水排放到附近水体,防止管道系统堵塞以致雨污混流和内涝发生。

炎炎夏日,利济河水清冽澄澈。随着昭阳区即将迎来川渝地区的避暑客流高峰,这条河畔又将重现“柳下夜话昭通事,清溪潺潺伴夏眠”的美好记忆,为远道而来的游客带来惬意的夏日体验。(陆友维  胡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