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纪检人风采  > 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 | “柿”意盎然漾钨城

清晨,山间雾气尚未散尽,我们跟着村里的种植大户杜大叔来到柿园。柿子树枝繁叶翠,叶隙间已缀满大大小小的幼果。“这棵树去年结的果子品相不好,现在得剪掉背面那些密密麻麻的枝条,让阳光透进来。”比画着修剪角度的杜大叔,此时俨然一名技术专家。

  与杜大叔初次相见的情景不由浮现在我眼前。

  之前,作为威信县纪委监委选调生,我来到钨城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去年秋天,我们驻村工作队一行到钨城村四坎条村民小组入户走访。来到村民杜大叔家,只见采摘下来的柿果成堆摆放在地上。“大家都种了柿子树,但丰收后却没有销路,还不如把柿子树砍了种上玉米呢。”杜大叔满脸愁容说道。

  为提振村民对甜柿产业发展的信心,回到村上后,我们紧急召开会议,经过商讨,决定由村集体公司入户兜底收购甜柿进行包装、宣传,进行二次销售。历经周折,所有甜柿销售一空。

  销售渠道打通了,销售模式稳定了,但“甜蜜柿业”如何才能长久发展?我们又来到甜柿种植户家中,了解村民的需求。调研发现,柿农最大的困扰还是因不能或不擅使用果树管护技术,导致成熟的甜柿品相不佳、个头不大。

  只有帮助当地柿农强化管护技术,才能使“甜蜜柿业”以“质”致远。今年初,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选调生“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协调县内外农业技术专家,先后精心组织了两场甜柿管护技术现场培训会。“疏果不能舍不得,一个枝条留一两个果子才长得大。”“施肥要看树龄,老树要‘少吃多餐’,小树得‘营养均衡’。”在田间地头,专家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授了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技巧,柿农们也学得认真,在专家的指导下纷纷参与到实际操作中。

  与此同时,前来授课的专家还针对钨城村的土壤和气候特点,量身定制了管护方案及指导手册。钨城村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人手一套指导手册,对各村组甜柿发展进行分片技术帮扶。技术指导、农资协调、劳力互助,一张全方位的帮扶网在钨城村逐渐铺开,村民们对甜柿种植的信心也日益增强。

  从“愁柿”到“甜柿”,从“输血”到“造血”,钨城村的甜柿产业终于站稳了脚跟。下一步,钨城村还预计开发“甜柿采摘”田间旅游体验项目,筹备甜柿酒、甜柿醋等附加产品的生产,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轻风拂过山头,成片的甜柿园绿叶摇曳,又是一番风景。(陈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