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富滇银行纪检监察组:构建跟踪回访长效机制
“受处分后,我一度存在人前‘抬不起头’的自卑心态,回访人员不但耐心地从纪法情角度帮我分析原因,鼓励我正视问题,还专门请我所在基层组织负责人‘解剖麻雀式’地与我进行沟通交流,让我卸下了思想包袱。”一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基层干部在接受回访时说道。
2024年以来,驻富滇银行纪检监察组进一步深化受处分人员的回访教育工作,丰富回访方式、夯实回访责任、探索长效机制,推动回访教育与主体责任落实、日常监督、以案促改等工作相结合,持续强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用。
统筹规划、做实跟踪回访。回访前由受处分人员所在党组织对其作出现实表现的鉴定,结合调阅资料、调研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充分掌握受处分人员基本情况、案件性质、工作岗位等细节,“一人一策”制定回访方案;回访中通过与受处分人员所在机构党组织上下联动,全面了解受处分人员的工作、生活、心理情况,为受处分人员精准“画像”,结合“画像”以“一病一方”定向帮教;回访后对受处分人员建立回访档案,以“一访一档”定向评估的方式,帮助受处分党员更快更好地回归正轨。
发挥优势、夯实主体责任。纪检监察组推动受处分人员所在机构党组织发挥熟悉具体情况的优势,近距离、常态化了解受处理处分人员改正错误、廉洁自律、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便第一时间调整策略,清理病灶;落实好容错、问责、激励三大机制,帮助受处分人员重燃干事创业热情;对真诚认错悔错、表现突出、受到肯定的干部,在影响期满后,实事求是提出评价意见,为后续教育管理和考核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加强谋划、探索长效机制。驻富滇银行纪检监察组充分利用回访成果,全面收集有效经验做法,将跟踪回访作为监督执纪执法“后半篇文章”整体布局统筹推进。在回访中深入了解受处分人员所在机构政治生态情况,及时跟进对关键人、关键事的监督,实现回访教育和日常监督双提升;充分了解受处分人员所在机构以案释纪的情况,统筹推动驻在企业从案件中发现短板,汲取教训,弥补制度漏洞;回访教育中加强对各单位处分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执行不充分、执行过度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既保障了受处分人员的合法权益,又确保处分决定执行落到实处。
“构建跟踪回访长效机制,既是破解‘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难题的有益探索,也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切实举措。我们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研究内在规律,持续巩固健全‘回访、教育、重塑’长效机制,统筹规划写好监督执纪的‘后半篇文章’。”驻富滇银行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