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情况

鲁甸:靶向监督 扎紧村集体“钱袋子”

“现在村集体经济的运作模式更加规范,老百姓更加满意,今年我们打算继续扩大花椒、蜜枣的种植规模,争取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近日,鲁甸县江底镇江底社区党总支书记向前来监督检查的纪检干部谈起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变化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鲁甸县纪委监委以开展“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对村集体“三资”的联动监督,整合“室组地+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力量,建立由班子成员牵头,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派驻(出)机构、委机关各室组成的联动监督小组,选取集体“三资”规模大、涉及重大项目、信访矛盾突出的村社作为重点监督对象。紧盯村集体资金违规外借、资产资源底数不清、监管不力等问题开展靶向监督,以有力监督护航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下沉监督力量,分析研判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突出表现,精准施策、靶向施治。”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针对村社“三资”规模大、数量多、资金密集,联动监督小组采取“一村一台账”模式摸清集体“家底”,通过进村社“督”、现场“核”、入户“访”等方式,督促各乡镇(街道)对重点监督村社“三资”家底进行全面清查核实,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村级廉情监督员通过参加会议、查看财务票据、监督村务财务阳光公开等形式开展“贴身”监督,让监督一贯到底。

针对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将其列入“专项治理”重点内容,建立问题台账,持续深化纠治。同时,把专项治理与专项巡察、审计监督结合起来,围绕村干部依法履职、廉洁用权、“三资”管理使用等情况加强监督,深化运用上下联动、提级监督、片区协作、靶向施治等方式,着力破解“三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难题。

为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该县纪委监委还推进完善“三资”信息公开制度,督促村社及时公开“晾晒”村集体资产资源总量、交易等“三资”运行情况。在管好“三资”的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还通过“三务”公开栏、村民微信群等多种途径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扎紧村集体“钱袋子”。

“我们将不断加大对村集体‘三资’监督工作的力度,统筹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打好提级监督、交叉监督、巡察监督、联动监督‘组合拳’,全方位、全过程强化‘三资’管理监督。”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问题交办单等方式,推动主责单位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机制,补齐管理短板弱项,形成“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有效治理”的工作闭环,以“三资”规范化、法治化管理护航乡村振兴。(舒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