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医病之道+治腐之理 打造特色清廉文化基地
“这么一看,医病之道和治腐之理完全是相通的,防微杜渐、病从浅医、标本兼治……”
近日,绥江县人民医院新落成的一处廊道,吸引着来往医患人员的驻足观看。
“这是在建设清廉绥江的总体布局下,由县纪委监委有序规划、统筹推动,结合我院特点,融合清廉文化和医术医理,打造的清廉文化特色教育基地——防未阁。”该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
“防未阁”犹如一道“廉心桥”,架设在绥江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和医技楼之间,服务着来往医患人员的通行,也浸润着参观者的“初心”。
廊道口的两侧,挂着一副对联,“行风政风党风风清气正,未病小病大病病从浅医”,短短二十个字,为“防未阁”作出简明的批注——不管正风反腐,还是治病除疾,都遵循着同一个道理,防微杜渐、抓早抓小、激浊扬清。
走进“防未阁”,一个黑白相间的“八卦阵”首先吸引着参观者的注意。转动“八卦”,仿若直观中医发病机理——正邪相争,但待转动停止,终会发现邪不压正。
往里走,一句句出自《黄帝内经》《淮南子》等古代医学典籍、哲学著作中的名言古句,传递出古人的智慧,引人折服、感叹。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
再看另一面,望、闻、问、切四种中医诊病手段,对应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深化运用方式,视问题严重程度,由表及里防“未病”、治“初病”、治“已病”、治“重病”。
“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应中医的防治手段‘贴敷排毒’,都是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清廉文化与医术医理碰撞出的火花,点亮了参观者的思想,引发强烈共鸣,激起连连感慨。
最后,以《医务人员“九不准”》规则和监督举报电话的公开,为展示画上“句号”,也为群众监督打开“大门”。
“每一个清廉单元的建设,都应具备行业特点、地方特色,杜绝千篇一律,才能真正激发出清廉文化活力。”绥江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立足各创建单元实际,强化统筹协调,“精雕细琢”清廉单元建设样本,持续放大清廉文化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为建设清廉绥江夯实文化基础。(刘 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