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常态化廉政家访 把监督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
不久前,绥江县南岸镇团结村就业信息员小罗的家中来了两名特殊的“访客”——镇挂钩联系领导和村党总支副书记。
上级访下级、领导访干部,这是绥江县常态化开展廉政家访,强化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绥江县纪委监委持续探索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新路径,把家风教育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化台账式管理内容,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廉政家访,让组织“大家庭”对接上干部“小家庭”,把监督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
绥江县纪委监委明确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结合部门实际、行业特点,制定廉政家访活动方案。由党委(党组)“一把手”带头,按照上级访下级、领导访干部、一层访一层的方式,每年开展领导干部全覆盖“廉政家访”不少于一次。通过与干部和家属拉家常、访家情,掌握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真实情况,了解其个人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达到强监督、摸实情、严震慑、“治未病”的效果。
为防止廉政家访流于形式,绥江县中城镇采取“一信、一访、一讲、一册、一诺”五个一的方式开展廉政家访。家访前,精心制发《致干部职工及家属的一封信》,向每一名干部职工家庭发出助廉倡议,用文字“敲开”干部职工及家属的“心门”。家访时,通过一对一交流访谈、点对点“家风宣讲”、面对面送发《清廉中城》廉洁手册、实打实“治未病”《廉洁家庭承诺书》,深入了解干部职工家庭所思、所想,赢得家属对工作的理解与认同,让家属认识到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性,合力筑起“单位+家庭”的廉洁防线。
该县审计局则充分结合被家访干部所在岗位特点、家庭情况、工作表现,开展廉政家访。通过家访,详细了解干部职工生活圈、朋友圈和兴趣爱好,鼓励家属当好“廉内助”,强化家庭监督和家风建设,切实提升廉政家访的针对性、精准性。
“走访结束不代表家访完成。”绥江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纪委监委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督促各级党组织持续做好家访后续工作,把家访中收集到的好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制度措施,真正实现廉政家访关怀和监督的双重效果。(刘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