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 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来源:彝良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08.16
“陈某某户已经自主发展了辣椒产业,而且有2个劳动力在外务工,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不能再享受低保,该户应该剔除……”在彝良县龙街乡银坪村最近一期的低保评议讨论会上,该村监督委员提出的意见,得到村民们的一致赞同。
监督村委低保评议只是彝良县村务监督委员履职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彝良县以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针对全县基层微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多发易发形势,挺纪在前,严把政策引导、人员推选、选举程序、换届纪律等多个关口,为全县155个行政村(社区)配齐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共465名,有效发挥村务监督委员“近距离监督”优势,切实筑牢基层正风反腐的第一道防线,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以前,群众对村里的一些事项不太清楚。现在好了,自从把村监委委员纳入村级班子,村里的大事小情他们都能够全程参与监督,督促村两委及时公布村务。”谈起村里的变化,彝良县龙街乡梭嘎村一名老党员感慨地说道。
为更好地解决“村组干部监管缺位”“涉农腐败易发多发”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县纪委监委+乡镇纪委(监察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基层监督模式。同时,明确村务监督职责,厘清工作思路、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了管理有组织、工作有制度、运转有程序,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延伸至村组,把压力传导到村组,把纪律约束落实到村组,把问题解决在村组,实现监督执纪全覆盖。
“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队伍,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手段。”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纪委监委将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前哨”作用,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监督网络,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基层。(李安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