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不断寻找驻村之旅最美答案
2023年8月,我以选调生身份被派到永善县茂林镇永安村驻村,在这一年的时光中,我不断探索、不断寻找驻村之旅的答案。
坚定为民初心,沉到基层“大熔炉”最深处。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干部:“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作为刚告别“象牙塔”,走进“练兵场”的我决定要主动走出狭窄的办公室,踏进广阔的田间地头,把“书生气”转变为“泥土气”。到村后,为尽快熟悉村情,我借了村监委会主任的摩托,从自己包保的网格开始逐户边介绍自己边了解村情民意。在淳朴民风中充分“还原”,在走村入户中“降碳”“除杂”,在基层的“高炉”和“转炉”中,我和村民打招呼的方式从“您好”开头到扯开嗓子“随意”称呼“张婶”“王叔”。
手执“为民之笔”,求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最大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驻村工作要推得走,首要就是做政策“明白人”,当好政策“宣传员”,将党和国家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每次要入户开展工作,我都会翻阅政策文件,请教村干部,弄清楚政策的精神实质,遇到乡亲咨询政策问题,尽量举例子、摆事实,耐心地用浅显的大白话把政策介绍清楚。“小何、我这种病属不属于重病范围?”“我家孩子申请‘雨露计划’需要哪些资料?”……在帮助群众解决一桩桩一件件“微末”之事中,不仅群众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我亦亦然。
脚踏务实热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何同志,我们社的机耕道太烂了,我们搞生产进出不方便”,刚驻村不久,有群众向我们反映道,我和驻村同事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将选调生为民服务经费1万余元用于解决此问题。我们召集村民会议协商决定,在家农户投工投劳,最终修复了产业路约3公里,间接带动数百亩冷凉蔬菜的发展。此外,今年以来,我们扎实推进完成卫生厕所建设20余户,修复排污管近百米;利用为民服务经费改造了村民议事亭;依托茂林镇畜禽粪污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了永安村示范点建设规划,粪污收集池、微菜园、微花园,以及充满民俗特色的文化墙、庭院艺术墙等已经开建,数月以后,永安村的人居环境将显著改善……
转眼,驻村旅程已过半,我从一个外来陌生的“驻村人”变成“助村人”“村里人”,在剩下的驻村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为驻村之旅书写更多可能的答案。(何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