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 照亮回家路
夜幕降临,张家岩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上传来了孩子们追逐玩耍的声音,黄澄澄的路灯照得整个坝子暖洋洋的,在这和谐安宁的氛围中,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大半年前。
在新一轮驻村工作队轮换完成后,作为威信县纪委监委的选调生,我被派往高田乡钨城村,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一次,我跟队友去张家岩村民小组走访,几位大婶的抱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现在公路硬化了,房屋也建好了,就是路灯没装上,一到夜晚就黑黢黢的。”
“晚上出门都要带上手电筒,太不方便了。”
“前段时间老张骑车回家还摔了呢……”
原来,张家岩村民小组地处山谷沟壑地带,位置偏僻,长期以来村组主干道两旁一直没有安装照明灯。每到夜晚村子漆黑一片,特别是秋冬季节,夜晚温度低、雾气连天、道路湿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夜间出行,安装路灯便成了村民们的迫切愿望。
如何给这条“摸黑路”装上照明灯?记录好村民反映的问题后,我跟队友回到了村上,向村“两委”班子及工作队长寻求解决办法。
“之前我们也考虑过帮助张家岩村民小组安装路灯,但所需资金数额不小,村上没有经济来源,安装路灯的事情便一直没有解决……”挂片的村干部道出了困难。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再次来到张家岩村民小组,集中召开会议收集村情民意。经过共同商讨,针对经费不足、施工可行性未定、施工力量缺乏等问题,驻村工作队主动承担撰写项目申报材料的工作任务,并着手制定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案。
向上级单位申报资金、对接施工队绘制路灯安装施工图、协调解决施工困难……在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25盏太阳能照明灯从“纸上规划”到“安在路旁”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走!跳广场舞去!”夕阳余晖下,村民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迎着阵阵和煦晚风漫步在村组主干道上,笑语不断、其乐融融。一盏盏照明灯改善了群众夜间出行条件,点亮了乡村的夜晚,也照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我微薄的青春力量奉献于乡村振兴的广阔大道上,我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实。(陈冲 张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