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深度关注丨大国外交新征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吴晶 柴雅欣

2022年11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悬挂中国和坦桑尼亚两国国旗,欢迎坦桑尼亚总统哈桑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哈桑总统是党的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非洲国家元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朔尔茨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首位来访的欧洲领导人,这也是其就任以来首访中国。

连日来,中国主场外交密集,多位外国领导人接连访华。10月30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成为党的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外国政要;11月1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访问中国,这是其上任后首次访华;11月2日至4日,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她就职以来的首次访华,她也是党的二十大后中方接待的首位非洲国家元首。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多国领导人访华释放了怎样的信号?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是什么?新征程上,我们如何继续促进世界与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记者专访了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

中国正成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之锚,多国政要接连访华,希望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问:如何看待党的二十大后多国领导人访华?为何将对华关系列入头等优先事项?

高飞: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中国掀起了主场外交的热潮,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加强战略沟通和政治互信、加强党际和国家治理经验交流、加强经贸联系展开务实合作。

客观来看,外国政要接连访华不是偶然。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延宕,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货币危机蔓延,地缘政治风险处于高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国际社会眼中,中国是有能力应对挑战的国家。过去十年,中国成功应对了诸多挑战,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中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2017年到2021年连续五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第二,中国是负责任的全球大国。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和平与发展。中国积极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塑造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发起新中国历史上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同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34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

第三,中国是发展前景高度确定的大国。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世界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在世界变局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进一步为世界展示了中国可预期的光明前景。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之锚。多国领导人接连访华,从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出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都期待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希望通过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凝聚了共识与合力

问:十年来,元首外交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高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进气势恢宏的元首外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举旗定向,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指引方向。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42次出访,在国内接待了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为中国构筑起更加全面、更为坚实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合作与友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讲述中国故事,广交天下朋友,尽显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推进和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挥了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

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设计师,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世界潮流,提出一系列原创性外交战略策略和重大理念倡议,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凝聚了共识与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建设。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开展“云外交”,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181次,以视频方式出席重大外事活动78起,为国际抗疫合作汇聚了强大的合力。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推动和引领全球治理。习近平外交思想胸怀天下,秉持国际主义的崇高追求,思考把握人类整体的前途和未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面对单边主义和强权霸凌行径,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面对新冠疫情大流行,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面对反全球化逆流和世界各地乱局,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倡导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和全球安全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了各国人民建设美好未来的最大公约数,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支持认同。

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体现在哪里,有何鲜明特点?

高飞: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对外工作要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使命任务、战略布局、独特风范,为我们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了正确方向、确立了基本方略。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外交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外交的源泉和根基。

第二,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三,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关系中,各国应如何相处,遵循什么样的国际准则和国际秩序,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但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开展友好合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积累了经验。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在国与国交往过程中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伙伴关系是在不结盟政策的基础上走出的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新路,不设假想敌,不针对第三方,注重寻求各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这突破了西方传统“非友即敌”的对抗性思维框架,强调平等、开放、合作,为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注入了新动力。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以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问: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在您看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了怎样的新机遇?

高飞: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近40多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未来中国将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将从过去“要素型”的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更加有利于联通内外两个市场,打造包容公平的国际合作机制。随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受益于中国的发展。同时,中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对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也将继续坚定履行国际责任,以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落实《巴黎协定》作出了庄严承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有序推进,2021年中国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为26.4%,比2012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5.5%,提高11.0个百分点;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在新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领域产能和技术优势将在开放合作中为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问: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作出了怎样的选择?新征程上,我们如何继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飞:当今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守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和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相继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这些倡议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提供了新方案新思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动力。

发展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基础,全球发展倡议强调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全球安全领域的系统性体现,是为应对复杂国际安全形势、破解人类面临的安全难题贡献的又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倡导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和全球安全共同体,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守正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