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纪检人风采  > 纪检人·手记

鲁甸:两代人的纪检情怀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悠悠旋律唱出了两代人之间的纪检故事和纪检情怀。
         21年前,因组织安排,他调离了原来的单位,怀着满腔热血踏上了纪检工作岗位,他兢兢业业,一心为民,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刻阐释了什么是纪检监察人的忠诚、干净和担当,他就是来自鲁甸县纪委监委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谭德平。
        清澈的爱,只为纪检监察事业的发展,是什么让他对纪检监察工作如此执着?
       42年前,父亲被调到鲁甸县纪委工作,这一干就是10余年,直到退休。他说父亲作风正派、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敢讲真话、心善仁慈,父亲的言传身教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成长。
     “小子,我要就你学习存在的问题跟你好好谈谈……”他回忆说,小时候,学习成绩稍有下降,父亲便以此开头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每当自己的言行举止稍有不妥,父亲便会严肃指出,批评提醒。父亲总是把“养一身正气,去半点私心”挂在嘴上,也常在他耳边念叨“成由勤俭败由奢”。小时候的他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的父亲对孩子犯的小错能够从宽处理,而他的父亲却总是与他“斤斤计较”,长大后,他才渐渐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2001年,在组织的关心下,他也加入了纪检监察这支队伍,开始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这时他才发现,原来纪检监察人都有着相同的“职业病”,也开始慢慢理解父亲严厉的背后是望子成龙的期待。如今,谭德平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纪检人”、纪检干部眼中的“老师傅”,也是鲁甸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
       作为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的捍卫者,谭德平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职责的同时,更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2014年8月3日,鲁甸发生6.5级地震,面对灾情,他与无数党员干部一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庄严承诺。他深入到全县最边远、地势最险要、交通最不便的乡镇查看、摸排灾情,安抚受灾群众情绪,并对救灾物资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但就在他忙于工作的同时,父亲因脑供血不足突然昏迷被送到医院急救,父亲平时就叮嘱过家人:“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只要是谭德平在工作,你们都不能给他打电话。”家人谨记老人的嘱托,也理解谭德平的不易,在父亲住院的十多天里,电话那头家人都只给他报平安。知道了这件事后,他的心里愧疚、难过,但同时也想起了父亲对他说过:“作为一名党员,又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舍小家,顾大家,时刻心系群众,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岁月不居,时光如梭。在纪检监察战线坚守已二十年有余,而这也成为谭德平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成长和工作中最宝贵、最充实的一段经历,有幸福的悸动、有成长的喜悦、有心志的淬炼,这些都使他倍感自豪,也倍加珍惜,但他却从未忘记过父亲的教诲,对待工作是一刻也不敢懈怠。尽管父亲已经90岁了,退休了很多年,但只要一见面,父亲都会不厌其烦地对谭德平的工作纪律作再三要求。
       谭德平秉承父亲的精神,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自觉接受考验,在刻苦磨砺中力求不凡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兢兢业业、一心为民,用质朴的方式为纪检监察事业奉献了一生。2022年9月29日,他参加了“云南省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并被授予嘉奖,作为一名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他无愧于父亲一生的教诲与期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铮铮誓言。
乘着时代的车轮,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沿着父亲留下的印记,从党风室到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再到派驻纪检监察组,在纪检监察工作的道路上,谭德平的脚步从未停歇……( 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