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纪检人风采  > 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回家过年

最近几天,接到父亲几次电话,总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过年,电话里,我还听到母亲在旁边急切的追问声。每一次我都告诉父亲,国家统一规定,要大年三十那天才放假。不知道是他年龄大了记不住,还是盼望我回家的心情太急迫。透过父母那充满期待的话音,一种酸酸的,不可言说的情感,不经意间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最近几天,遇到熟人朋友见面打招呼,总不忘问一声,“要回家过年吗?”。“要!”这时候,他们脸上总洋溢着一种幸福快乐的喜悦。回家过年,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是中华文化里最具凝聚力的表现。我们说的回家,是传统观念里那个故乡的老家。只要父母健在,老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我们幸福快乐的出发地,是我们年复一年的终点站。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回到一个饱含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故乡,回到一个风平浪静的精神家园,回到一个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回家过年,对多数人来说,是对魂牵梦绕思乡之情的一种回归,是释放心中挥之不去的一抹乡愁,是寻找一种普遍的心理寄托和情感归宿。

故乡离自己越来越远,回家的愿望就会越来越迫切,总怀念那一抹春色,一缕炊烟,老屋里全家团员的场景,还特别希望见见儿时的玩伴,哪怕短暂相约。父母的年龄愈来愈大,回家的想法就会越来越清晰,总期待那满足的微笑,守望的身影,唠叨中家长里短的话音,还特别喜欢听父母讲一段自己儿时的故事,总是百听不厌。

每一个年龄阶段,对故乡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小时候,故乡是心里经不起推敲的影子,没有概念,转瞬即逝。外出读书的时候,故乡就是寒假暑假,没有春夏秋冬,来去自如。工作以后,故乡就是一年一次甚至是几年一次的春节,年头等到年尾,年复一年。成年后,故乡就是重返无忧无虑的童年记忆,植根在心里,却又占据着最主要的快乐时光。

岁月变换,时过境迁,一切都在变,唯有回家过年的这份情感,是长在的骨子里执念,永远不会变,而且就像是年龄的函数,随着岁月的增长,疯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曾几何时,我们总在父母的电话里,读出一种心急如焚的期待,一种无边蔓延的寂寞,一种藏在心底又溢于言表的忧伤。曾几何时,只有过年,我们才能停下自己奔跑的脚步,在老屋熟悉的味道里,回忆童年的美好,寻找旧日的时光,享受毫无保留的亲情。曾几何时,只有过年,我们才能在父母身边多呆上几天,重温父辈的艰辛,感悟亲情的真谛,在慢慢老去的玩伴眼中,看清自己增长的年轮。

踏着改革开放的节奏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这辈人注定太多的漂泊,太多的忙碌,太多的身不由己。有多少人不知多少次不由自主地取消回家过年的计划,又多少人不知多少次在年夜里,向着家的方向泪流满面,站成的一道道孤独的风景。

相对于太多身不由己的同辈人,我无疑是幸福的,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我一直都能回家过年。在我的生命轨迹里,回家过年早已成了一种信仰、一种召唤,一种愈来愈复杂的感情。随着父母的年龄愈来愈大,每到过年,我回家的心情就会愈来愈迫切,我甚至发现,早已波澜不惊的自己会变得浮躁起来。

春节愈来愈近了,我即将踏上回家过年的路途。

路再远,雾再大,在我眼里,已看见了故乡田坎上的那垄春色;在我耳畔,已响起父母在儿孙绕膝中的笑声。人再多,车再堵,在我面前,已浮现出那扇与心相通的老屋大门,在我心里,已升起一种难以抑制的温暖与激情。(张孟杰)